山西生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
网络品牌传播
ad
等待
ad

    “天界晓钟”包含“仙井”和“仙岩”两部分。
  
    “仙井”在“仙岩”下方巨石之洞里,洞中泉水流入井中,水质甘洌,可以醇酒,故称泉叫“醴泉”,洞也就叫“醴泉洞”。洞口岩石上有明万历年间刻的“醴泉洞”三字,已经400多年了。
  
    从仙井旁拾级而上,就是仙岩了。仙岩,又称醉仙岩,建有天界寺,掩映在浓荫密林里。天界寺是清初月松和尚募建的,供奉观音和仙翁。大殿的楹联写着:“遍布慈云求大士,回生妙术托仙翁”。
  
    过去,寺里的和尚,每天拂晓念经,必先敲钟108下,钟声悠扬激荡,也就有了“天界晓钟”的美名。
  
    天界寺后有二块巨石,一块上刻“仙岩”,一块上镌“天界”,远远望去,二块巨石宛如骆驼伏地,故醉仙岩又称“骆驼峰”。二石之间有段颇陡的蹬道,尽处就是“长啸洞”,两头贯通,长风呼啸,凉爽异常。洞壁刻有明代抗倭将领的征倭唱和诗。
  
    出走长啸洞,步上“旷怡台”,厦门市区以及远山近海,尽在眼里。黄日纪的诗句“海外青山山外海,凭高纵目气增豪”,说出了此处登高望远之妙,面对厦门日新月异的变化,确使人豪情满怀,心旷神怡!

  声明: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山西门户网Shanxiw.com立场! 若无意侵犯你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数据载入中...
 验证码
打开微信或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页分享给朋友
山西网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