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
网络品牌传播
ad
等待
ad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幅员面积为二千五百二十三平方公里。境内有七座火山平地兀起,状若北斗,故有“七星落地”之称。伊通历史悠久,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从远古的息慎,到宋、辽、元、明时期的女真,满族先人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是满族的“祖宗肇兴之所”。清初这里建立了镶黄、正黄二旗公署,设驿站,置柳边。光绪八年升为州治。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溯古抚今。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孝慈高皇后就出生在伊通留下足迹。在这块“贡山”“贡河”相间环抱的沃土上,伊通满族繁衍生息。至今,伊通满族的风俗习惯、心里素质仍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虔心敬存下来的满族传世文物,在一九八七年三月代表吉林省在首都北京展出期间,曾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伊通满族民俗馆始建于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所展示满族传世文物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迄今为止,馆藏文物已达六百一十个种类,三千余件展品。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团体一千五百多个,社会各界参观人士二十余万众。慕名前来参观的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的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翘指嘉许,留言盛赞。一九九五年三月,中共四平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九年五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将本馆作为学术基地。

展览馆分渊源、生产、生活、礼仪、文化习俗和今日伊通六个部分。采取专题陈列的方法,用实物展品与照片、图板、模型和录像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伊通满族特有的民俗世界,使来参观者能够得以了解伊通满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体察伊通满族人的传统意识和生活情趣。

满族的生产活动,反映了几千年来的渔猎采集向农耕发展的历史过程。长期的渔猎生活构成了其民族文化的底蕴,铸造了强悍的民族性格。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曾以弓马著称天下。传统的狩猎多是“聚众合围”既狩猎,又练兵,培养出“威名震慑莫与争锋”的八旗劲旅。满族有驯鹰捕猎的古俗。在原始信仰萨满祭礼中,鹰神列为灵禽之首,其中最名贵的是“海东青”。满族的畜牧业有漫长历史,曾普遍养马,并长于驯马。满族又以善养猪而著称,喜吃白肉血肠,川白肉等菜肴。满族先民古时即养狗,狗是满族狩猎及生活中的好伙伴,有“鹰犬无价”之说。满族的旗袍,在清代居“国服”地位。旗袍称“衣介”,分单、夹、皮、棉四种。满族男子喜穿长衫、长袍、外套马褂,俗称“长袍马褂”。女子旗袍的领口、衣襟、袖头上都镶有艳丽的花边,穿起来美观、匀称、婀娜多姿,成为最有特点的中国民族服装。满族女子喜带头饰,不缠足,有“金头天足”之称。满族的饮食从“天火肉”到“满汉全席”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的是火锅。满族火锅历史悠久,在满族历史上曾出现“天上锅”、“地上锅”、“水中锅”、“雀火锅”等多种火锅,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到一处都要吃火锅,使大江南北盛行至今。满族的住宅在清中叶以后,形成了“四合院”的典型民居。卧室内三面火炕,南北炕住人,西炕较窄,称“万字炕”。满族的传统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原始宗教——萨满教。每到祭祖祭天婚丧嫁娶,驱魔治病等活动,都要把萨满请来。此时的萨满脱去常服,穿上神裙,戴上神帽,束上腰铃,手持抓鼓和鼓鞭,一边口诵神词,一边盘旋舞蹈,跳跃礼赞,膜拜娱神。子孙绳,是满族人家记录子孙繁衍的布制绳索,生男孩时在绳索上拴上“嘎啦哈”或小弓箭,生女孩则拴上彩色的布条,是其先民古老的“结绳记事”的遗俗。满族十分重视岁时节庆,主要节日有春节、上元节、端午节、颁金节等。“颁金节”是纪念皇太极在一六三五年农历十月十三这一天改“女真族”为“满洲族”的日子.满族的婚嫁礼仪十分讲究,从相亲到完婚有一套完整、庄重的礼仪过程。一般有:相亲、迎亲、回门、住对月等。满族的丧葬习俗,历史上曾经历过树葬、兽葬、水葬等演变过程,土葬时使用“起脊棺材”,挂红布魂幡,清明日上坟插“佛托”。现已普遍实行火葬。满族能歌善舞著称于世,其中满族曲艺、剪纸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满族的传统体育有珍珠球、跳骆驼、冰嬉、雪地走等。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游戏生动活泼至今不衰,有些已被中小学吸纳为传统体育项目教学。

“珍珠球”已列入国家体育部门的比赛项目。

白山黑水,碑传神话千家续 

古风新俗,留衍子孙万户繁

伊通满族人民为民族昌盛、国家富裕共同奋斗,正在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致力振兴经济。如果说“七星落地”的传说曾给伊通镀上神话般的色彩,那么,新的民族团结、和睦将会给伊通创造出无比神话还要灿烂的光辉前景。

1995年3月中共四平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5月本馆成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学术基地。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质量等级评定为2A级旅游景点。

  声明: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山西门户网Shanxiw.com立场! 若无意侵犯你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数据载入中...
 验证码
打开微信或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页分享给朋友
山西网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