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下辖2个县级市、15个县和2个区、190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总人口660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发达,通讯快捷,京广、京九铁路、京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邢济(南)、邢和(顺)、邢长(治)公路贯穿东西,形成了铁路、公路纵横的交通运输网。
邢台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4次建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迁都于此,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时赵石勒又建都于此。隋唐时邢台称谓邢州,自元朝至清,改邢州为顺德府。邢台又有"牛城"之称:相传,古时某年天降暴雨,洪水逼城,有一神牛从天而降,喝退洪水,"牛城"由此得名。其实,它反映了邢台人民对牛的勤劳、敬业、开拓、奋斗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激励着邢台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邢台又称“牛城”。相传古时某年天降暴雨,农田被淹,洪水逼城,百姓遭难,有一神牛从天而降,喝退了洪水。“牛城”的称谓反映了邢台人民对牛的勤劳、敬业、开拓、奋进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激励着牛城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邢台有“依山凭险、形胜之地”的美称。市区有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开元寺、明代的清风楼,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纪念馆等;邢台县有着著名的仙翁山(又称张果老山)、白云山、小西天、凌霄山等风景区,具有“雄、险、奇、幽”诱人景色。柏乡到境内有距今2000多年“株高八尺、花大如盘”被称为神花的汉牡丹;临城崆山白云洞系溶岩洞景,造型具有罕见的特点和独特价值,被誉为“北方一绝”。
邢台市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已发现矿产38种,有17种储量位居河北省前5位。主要是:煤、铁、铜、石灰岩、石墨、石膏、瓷土、石英、蓝晶石、金钢沙、大理石等。其中煤炭储量28亿吨,铁矿石4.5亿吨,均在河北省占重要地位;石膏储量8.1亿吨,在华北居第一。农副产品品种齐全,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等,素有“粮仓棉海”之称。年产种类干鲜果品达1亿多公斤,主要有板栗、核桃、苹果、鸭梨、串枝红杏、红枣、柿子、枸杞等。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邢台得到飞速发展,已成为华北大平原上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初步形成了能源、冶金、机械、建材、纺织、轻工、化工、医药、食品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邢台生产的冶金轧辊、蓝鸟牌家具、晶牛玻璃、鲸鱼轮胎、华龙牌方便面等上百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颇有声誉和影响。
经济概况
依托资源优势,全市已形成了能源、冶金、机械、建材、纺织、化工、医药、食品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有冶金轧辊、邢台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晶牛玻璃、"鲸鱼"牌轮胎、"蓝鸟"牌家具、"华龙"方便面、"康必得"抗感冒药、精梳山羊绒等一大批在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产品,并出现了临西县轴承、宁晋县电缆和服装、平乡县自行车、邢台县板材、隆尧县食品加工、清河县精梳山羊绒等生产、加工、外销的专业市场,有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还享有很高的声誉。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37亿元,增长9.7%。
城市建设
邢台市实现了城市规划与管理一体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新建和改建了清风楼、仿古一条街、新世纪广场、明月楼、紫金公园等一批体育、文化、娱乐、购物场所,"引朱济邢"治理了小黄河,使邢台的天变蓝,水变清,环境更优美。
旅游
邢台的名胜古迹众多,有"依山凭险,形胜之地"的美誉,市中心有建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开元寺、明代建筑清风楼、为纪念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建造的郭守敬纪念馆,西部山区有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山、白云山、小西天、凌霄山、贺坪峡等太行山自然风景区,柏乡县境内有距今2000多年"株高八尺、化大如盘"、被称为神花的汉牡丹,内丘县的"扁鹊庙",沙河市存有清乾隆皇帝为唐宰相宋景墓御书的石刻《梅花赋》,也有被誉为"北方一绝"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临城崆山白云洞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