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高台,是流行于山西省襄汾县一带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之一。这种民间活动,是抬阁的一种。由于抬阁在山西境内流行较广,各地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都呈现着“空中戏剧”、“空中舞蹈”、“空中杂技”的特点。
中黄高台,早在明代已经形成。每逢祭神之日,艺人们分别扮演的各种神灵在吹吹打打的、气氛热烈的音乐伴奏下,从神庙里走出来,然后到处游走,招引,吸引着街头巷尾的男女老少跟随围观。由于人多,挤来挤去看不痛快,于是有人想出办法,把各种“神”的扮演者的位置抬高,请到木板上,然后将木板抬起来。这样,观众便可以清清楚楚地观看那些“神”的表演,后来,逐渐把这种表演的内容通俗化,接近于生活,这就是高台的来由。
在襄汾县境内,由于中黄村的十二属相的“高台”别具特色,所以这种表演形式便被称之为“中黄高台”。每当中黄高台表演时,十二个高台不仅表现十二种属相,而且还结合属相分别份出十二出戏,非常有趣。比如鼠———五鼠闹东京;牛——牛郎织女;虎——武松打虎;兔——月中嫦娥;蛇——白蛇传;马——泥马渡驾;猴——孙悟空闹天宫;羊——苏武牧羊;猪——猪八戒背媳妇;鸡——时迁盗鸡;狗——杀狗等。
中黄高合,一般是在每年旧历正月十五时演出,是农村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