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
网络品牌传播
ad
等待
ad
当前位置:

山西门户网

>

房产

>

装修攻略

2009-04-06 围观 我有话说 分享 A+ A A- 来源:山西门户网 打印本页

家庭装修对于中国家庭来说,也许该说是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新兴行业。这时所 说的装修是指"二次装修"。("一次装修"指土建所执行的一次装修)它是中国在邓小平同志 领导下的改革开放的果实之一。中国人有个词叫:衣食住行。当人民群众生活在解决了衣食 之后,住的问题就上来了。而住的问题在今天来说,生活富裕了,住就可以住得更好了。人 们寄望于改善居住环境,以期自已及家人生活得更美好。

装修由室内设计及工程施工、维护保修三大部分组成。在本文1998年初次撰写时,在相 对落后的地区,室内设计及保修尚未出现。而在深圳等一些沿海及大城市这些都发展得很 快。不仅有无费的设计,还能保修一年。庆幸的是,当本文即将出版进行修改之际,我们听 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佳音。随着整个装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从沿海开放城市到西部,整个 行业都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本文是以工程施工为主,结合设计展开讨论的。

装修,在行业内一般正式场合叫装饰工程,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装饰由建筑行业衍生 而成,是建筑科学的延伸,它所涉及面比较广,与众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主要有如 下: 

1、建筑结构:空间结构、设计风格、自然采光、建筑指数。 

2、暖通照明:室内人工照明、空调系统。 

3、给排水系统:生活用水与污水的给排。 

4、消防、安全、及广播系统。涉及到楼层的消防、防盗、及电视系统。 

5、装饰材料及用品产业。它为装修行业提供各种各样的砂料、成品及半成品。 

从装修工程从步骤上来说,包括有: 

1、构思(包括设计)阶段。这包括了平面规划,立面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2、选样阶段。确定各种材质、品种和品牌的阶段。 

3、不再用的、非结构性的旧建筑构造的拆除(假若有的话)。 

4、施工阶段。这包括了各种水、电、管道和木工、泥工工程的施工。 

5、整修阶段及验收。包括了对于不合格项目的返工,出现质量问题的项目返修的阶 段。 

6、保修期。这已经是现在行业出现的一种非常普遍的事情。 

目前,全国从事装饰工程的队伍已达600万人,其中400万人从事家居装饰。从事装修工 程的人员主要有五类: 

1、室内专业毕业的人仕。是最为专业的一族,对于装修工程知识比较全面。 

2、建筑及结构专业毕业的人仕。是较为专业的一族,在一些方面,比室内专业更优 胜。 

3、其他美术或工程相关行业的人士。这些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不全面。 

4、工程施工队学徒出身的人仕;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但专业知识较少,创造性低, 施工时以仿效做法为主。 

5、其他人士。 

这里,我们既看到了中国装饰行业欣欣向荣的一面,另一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容 忽视: 

1、 专业水平低下,在上述的四类构成人员中,第3、4、5类几乎占了绝大部分。另一 方面,由于行业新兴的原因,高等教育的师资问题也是一个困扰的因素,绝大部分艺高技强 的人不愿意留在学校,而是选择了工地。 

2、 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没钱没技术的企业长期混战于市场之中,市场准入措施不当 及传统观点根深蒂固,这也是造成装修市场长期混乱的因素。 

3、 恶性价格竞争,也导致一连串的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的发生。一方面竞争对手间处 于不平等的地位,资质公司和非资质企业竞争,注册企业和三无人员竞争。另一方面,业主 方价格无限低,要求无限高,也是一个诱因。 

4、 政府有关部门多方采取措施,但并没有产生十分有效的效果。一直以来,政府部门 管理装饰企业说到底就是管钱的界线。事实上,对于有钱的一些投资者来说,招几个工程师 或者设计师,验过关后炒掉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所以,技术在资金面前苍白无力,并非是 一句闲话,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据报导,1999年全国家居装修装饰业总产值约1200亿元,是1990年的40 倍,年均递增45%,大体上每两年翻一番,相当于全国城镇住宅年投资总额的30%。按 照这一速度,两年后全国家居装修装饰总产值将达到2400-3000亿元,约为全国住宅 投资总额的一半,而且这一增势近期不会减弱,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更大数目的公装部分。而 建设部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近5亿平方米的住宅投入使用,全国每年的家庭装修消费 至少要在1900亿人民币以上。引导近年装修业直线上升的原因,最主要是来自国家的住房改 革,另一方面,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银行利率的下降及租不如供的情况的出现,也是引导市 场呈现一片火爆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随着综合国力及人民购买力的进一步提高,装修行业必定与其他生活产业一样蓬勃发展!与祖国共迎美好的将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阅读参考。如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
数据载入中...
 验证码
打开微信或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页分享给朋友
山西网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