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域】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的西北部,东经115°45′~117°36′,北纬36°24′~38°0′之间。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地区为邻;西以卫运河为线,与河北省衡水地区毗连;西南与聊城地区接壤;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靠惠民地区。东西宽200公里,南北长175公里,总面积10.34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53%。津浦、德石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为华东、华北重要交通枢纽,故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德城区是本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地位也很重要。
【沿革】德州市在唐、虞时属兖州(《禹贡》)。商代属兖州之域。西周以及春秋时期属齐国。战国时分属齐、赵二国。秦分属齐郡、矩鹿郡、清河郡、上谷郡。汉分属青州平原郡、济南郡、冀州清河郡、幽州渤海郡。三国时属魏。西晋时分属平原国、清河国、乐陵国、乐安国、济南郡。南北朝时期分属安德郡、清河郡、平原郡、乐陵郡。隋代分属兖州平原郡、渤海郡、冀州清河郡、青州齐郡。唐代分属河北道德州、贝州、棣州、齐州。北宋分属河北东路、右京东东路。金时分属山东西路、东路、河北东路、大名府路。元属燕南河北道、中书省河间路、济南路。明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东昌府、京师河间府。清分属山东济南府、武定府、直隶天津府、河间府。民国初期分属山东省济南道、东临道、武定道、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分别直属山东、河北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津浦铁路以东各县分属冀鲁边区、渤海区一、二、三专署,津浦铁路以西各县先后属冀南、运东六专署及沧南专署,齐(齐河)、禹(禹城)部分属冀鲁豫一、四专署。解放战争时期至1949年分属渤海区二专署、泺北、沧南署和冀南二专署。德州地区建于1950年5月,系由原渤海区的沧南、泺北两专署合并而成。1956年1月德州地区撤销,将所属各县分别划归惠民地区和聊城地区。1961年7月恢复德州地区。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德州地区,改设地级德州市,将原县级德州市改为德城区。
【区划】1998年,德州市辖1区,2市,8县,48镇,145乡,5个街道办事处,9291个行政村。所辖县(市、区)为: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平原县、武城县、夏津县、齐河县、临邑县、宁津县、庆云县。
【人口】1998年,全市人口总数为5274514人,其中男2661075人,女2613439人,性别比例为102:100。年内出生人口53881人,出生率为10.26‰,死亡率为6.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3‰。计划生育率为98.94%,晚婚晚育率分别为99.55%和96.47%。1998年底,全年共登记暂住人口56877人,其中发暂住证的55149人,发证率达96%。
【民族】全市共有回、满、蒙、壮、苗、白、土、朝、维、瑶、藏、侗、水、京、彝、布依、纳西、锡伯族等39个少数民族成分,共计70748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34%。少数民族超万人的县2个。有回族乡一个,回族村104个。
自然条件
【地形】为黄河冲积平原,在历史上,本市境内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由于泛道与流速所致,加之风力堆积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等特点。海拔高程最高点35米,最低点5.1米,一般为20米左右。全市地貌大体可分三类。一是高地类,由河流、河床沉积而成,占土地总面积的34.3%;二是坡地类,由黄泛漫流沉积而成,占总土地面积的52.1%;三是洼地类、占13.6%。
【地质】全市处于华北地台的中部。境内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其南为鲁西台背斜,北为辽冀台向斜。鲁西台背斜内有淄博--荏平拗陷区;辽冀台向斜内有埕宁隆起、临清拗陷及济阳拗陷区等。境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的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次为北北东向,北西向及北北西向。自南而北,有齐河--广饶断裂、陵县--渤海农场断裂、边临镇--羊二庄断裂及沧东断裂等台条主要断裂带。地层除埕宁隆起区以外,基本以拗陷区为主,拗陷内堆积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据石油钻井探明,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第三系及下第三系的巨厚新生界沉积,一般为500米左右,沉降中心达3500米以上。上第三系地层下面为太古界变质岩系(角闪石、花岗片麻岩)与上第三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河流】全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黄河、卫运河、漳卫新河。跨市的骨干排涝河道有徒骇河、德惠新河和马颊河。以上河流除黄河外,均系海河流域南系。除跨省、市大河外,市内有大于10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较大支流两条。一是新赵牛河,位于禹城南部,齐河西部,属徒骇河流域;二是六五河,位于陈公堤两侧,属漳卫新河流域,流域面积30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2条,其中徒骇河流域有苇河、四新河、管氏河、老赵牛河和邓金河,全部位于徒骇河之南;马颊河流域有笃马河、宋家河、宁津河、跃进河;德惠新河流域有禹临河、临商河、跃进河。除以上主要支流外,还有流域面积100~300平方公里的支流53条,30~100平方公里的114条,基本形成了干支相通,流域相连,能排能调的河流水利系统。境内河流均属雨源型河流,其水量与上游地区及本市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雨季雨量剧增,水位上涨,出现洪峰,甚至漫溢成灾,但到枯水期,多数河道先后断流、干枯巴巴。
【气候】气候特点受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干燥,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光照强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前中期,有利于作物光和作用的进行,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660小时,日照率为61%,太阳总辐射量为124.8千卡/平方厘米,均处全国、全省的较高值区。在时间分配上,尤以5、6月份最高,光照时数280小时,日均9小时,光辐射量可达1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3.1℃。极端高气温在40℃以上,最低气温在-27℃以下。全市平均无霜期197天,一般为4月7日至10月22日,各县之间相差较大,武城县最长225天,东相差近月余。年平均降水量为585.2毫米,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以7月最多,降水190毫米左右,1月最少只有3~4毫米。按季节分,春季占12.8%,夏季高达67.7%,秋季占16.9%,冬季占2.6%,且有明显的"春季雨少多干旱,秋季雨少多晴天,夏季雨多常有涝,冬季少雪多干燥"的季节分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