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
网络品牌传播
ad
等待
ad

兴国禅寺,在千佛山山腰,南是峭壁,北面泉城。这寺是千佛山主体建筑,面积二十九亩,青瓦红柱,花窗棂扉,殿宇亭廊结构错落,院内植有银杏、红枫、翠柏、椿树。明朝刘敕曾作《咏兴国寺》诗,对它做过全面地描绘:"数里城南寺,松深曲径幽,片湖明落日,孤障插清流。云绕山僧室,苔浸石佛头,洞中多法水,为客洗烦愁。"

寺门朝西,两侧石刻楹联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字是济南清末秀才杨兆庆书写。上额原刻"兴国禅寺"四字,现改为"千佛山"三字。门内左右两侧,原是钟鼓二楼,穿过圆形洞门就是寺院。寺分东西两院,东西长南北窄,中间有三间过堂相通。

进寺门北侧,原有厅房三楹(现已改造)匾额上写着:"旷如"二字。厅东接走廊,廊北是饰有异形窗的墙,在这里可凭窗远眺,向东又是北厅三间。东侧山墙上镶嵌着赵朴初题的"齐鲁青来"四个石刻大字,西山墙上是佛经禅语,中间北墙壁上有董必武游千佛山诗《古寺云千佛》碑刻和郭沫若的《俯瞰齐州烟九点》七绝碑刻。与此相对,南侧是坐北朝南的大雄宝殿,由于年久失修,现坍塌还没有修复。再南是悬崖,上刻佛像多尊,被称为千佛崖,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是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再东是"洞天福地"石坊横跨在石阶上,拾级而上便进入对华亭。穿过过堂便是东院,院内南殿是观音堂,对面是三间殿堂,在里面也可凭窗眺望,东侧又是三间过堂,即为东门。

明成化七年石志载,殿堂内原塑有释迦佛一尊、地藏王菩萨一尊、十八罗汉、四大天王。从清嘉庆至咸丰又分别增添了观音堂、佛爷殿、千手佛,后毁于"文革"中。 这寺建于隋开皇年间,因在石崖上凿佛像多尊,所以叫千佛寺,由于年年迁祓,故也称"迁祓寺"。隋唐中国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寺院在全国也迅速建起,唐贞观年间"千佛寺"也随着扩大,于是便改为"兴国禅寺",后遭兵火破坏,殿堂毁尽,一片荒墟。明成化四年八月三日,德王府内官苏贤,因游览到千佛山,看到当时的情景不胜慨叹,欲成善果留名千古,于是捐资建佛殿,盖僧房,塑金身,在成化七年全部完工,现有建筑大多数就是这个时候遗留 下来的,解放后一九五七、一九七二、一九七九年分别加以修建。

  声明: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山西门户网Shanxiw.com立场! 若无意侵犯你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数据载入中...
 验证码
打开微信或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页分享给朋友
山西网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