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
网络品牌传播
ad
等待
ad

儒学在云南的传播,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西汉时期云南有张叔、盛览到内地跟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学习汉文化,回乡讲授儒家学说;唐代有南诏青年学子张志成“赴唐”研习王羲之书法,推动云南书法与内地接轨的实例。此后云南陆续创办学堂,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的汉文化教育已有一定规模。但儒学在云南的广泛传播和文庙的出现都是在元代。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代大政治家赛典赤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相当省长)后即倡导儒学,首建文庙,创办学校。

自元代开始到清代,现行昆明辖区内的各县(市)区都建起了文庙,据统计,清末民国期间昆明共有14座文庙(含官渡、安宁、八街),大都毁于战乱和“文化大革命”期间,至今保存部分建筑的仅有昆明、安宁、呈贡、宜良、富民、石林、晋宁、禄劝的文庙。

文庙棂星门

昆明文庙系云南第一座文庙,地址在五华山右麓,赛典赤建,地皮是他掏钱买的。落成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庙有屋53间。大成殿位于正中,孔子塑像朝南端坐。东西两庑原有孟子等四贤和子路等十哲相伴。大殿对称两厢有孔子七十二弟子和历代名儒。整个建筑气势恢弘,内外完美,是当时云南最大的学宫。庙建成后开始招收学子。赛典赤拨了学田,作为办学经费。这座文庙毁于元末,明黔宁王沐英重建,明末农民战争中被毁,后迁建于长春观。现在看到的文庙街文庙,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朝地方政府迁建于此的。此后历经乾隆、嘉庆一直到清末都有修葺。当其盛时,方圆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原设东、西两道大门,两道大门都立着书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下马石”,再大的官至此都得下马。两道大门分左、中、右三格,中间一格,只有皇帝赐匾,或本省有人中状元才能打开通过,平时任何人只准走侧门。进大门后就到棂星门,这是文庙现存惟一完整的建筑。棂星门是一坊、四柱、三门花岗石建筑。中门为棂星门。棂星是一颗星座,又叫天田星,意即尊孔必尊天。左右两门为礼门、义路。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礼,提倡以礼治国,故叫礼门;义即仁义、正义,舍身取义等。中门下为蟠龙抱柱,制作精巧,栩栩如生,具有相当的雕刻艺术价值。棂星门后为清代建筑碧水泮桥,桥下为泮池,又叫学海。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即指这池水。清代要中了秀才才能称之为“入泮”,成为学海一粟。

被日机炸毁的大成殿

跨桥后上10级台阶即达原大成殿位置。大成殿东西长30米,南北径深30米。殿梁上有匾九块,其中“万世师表”为康熙皇帝献。大成殿后殿为崇圣殿,供有石刻孔子像及圣迹图30余幅。

昆明文庙是市区内较大的建筑群,由大成殿、崇圣殿、桂香阁、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组成。其占地面积之大,建筑之精美,在城区庙宇中首屈一指。在清代,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文武官员祭孔场面相当壮观。新中国成立前曾作民众教育馆,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修葺后改作大众游艺园,可惜“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封资修黑货”遭到彻底破坏,仅剩一点点遗迹和几块残碑。其中《战后修复孔子庙碑记》记载了文庙一段光荣的历史和辛酸的往事。1941年1月,文庙魁星阁展出了被我国军队击落的日机一架。日军闻讯后,于29日派机群来袭,大成殿、大成门、桂香阁、尊经阁、明伦堂同时被炸毁;崇圣殿与仓圣殿被炸去一半。1946年,当时的云南省政府“拨帑三千万元”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又进行过多次维修。

八角亭

昆明的文庙既是拜祀孔子的地方,又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云南府儒学”和“昆明县儒学”都没在庙内。创建之初,一开始入学人少,以后每期招收150名学生。汉族外,少数民族如彝、白、满、回等族都遣子入学,充分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教材与全国统一,主要为四书五经等。在今天看来,虽然内容属于封建性质的,但其中也保存了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当时,对提高云南各民族文化水平,培养各类人才,维护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孔子“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影响下,元代有五个昆明人首次金榜题名,中了进士,闯入仕途;明清以后,更是人才辈出,举人进士和书画家大量涌现。文庙功不可没。总之,文庙在昆明的社会进程中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是反映汉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部分,建议及早在原址上恢复重建。

  声明: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山西门户网Shanxiw.com立场! 若无意侵犯你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数据载入中...
 验证码
打开微信或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页分享给朋友
山西网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