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公园,在昆阳月山上,距昆明60公里。原名月山公园,因昆阳是郑和故里,其父马哈只墓又在月山上,故于1979年改为今名。250余亩林园中,松林,柏林,果林郁郁葱葱;登高远望,景象开阔。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公园。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公元1371年生于昆阳。现公园内立有"明三保太监郑和故里"碑,并在碑附近发现民房建筑遗迹。郑和的祖父与父亲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他幼小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闻。明初,入宫做宦官,后在北京服侍燕王。在燕王朱棣起兵与建文帝朱允 争夺帝位的斗争中,"有功,累擢太监",(《明史·郑和传》)成为明成祖身旁要人。
(时)永乐三年端阳日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撰。在碑的背面右上角,另浅刻有楷书三行,文云: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祖家坟茔祭扫追荐,至闰十二月十二日吉日 还记耳。郑和家世,《明史》仅说他是"云南人",《马公墓志铭》提供了籍贯、身世、任职、赐姓等确切的资料;郑和成了显贵之后,是否回乡,史书阙载,碑阴的三行题记,反映了郑和在第二、三次远航之间曾回乡扫祭的事实。因而,此碑成了研究郑和的珍贵文物,今已建碑亭保护。在马公墓志铭两侧还立有石碑二方,一是师范(荔扉)录的《明史三保太监郑和传》;一是夏光南的《郑和太公墓志铭跋》,均为民国24年所立。对了解郑和及碑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就在郑和请李至刚为父亲撰写墓志铭的那一年,明成祖派郑和带队,以景弘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西洋。他们于1405年从苏州刘家港(今太仓东浏河镇)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达腊、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至1407年返国。以后又于1408──1411年、1413──1415年、1417──1419年、1421──1422年、1403──1433年出海远航,前后28年,7次远航,历30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所乘的船只,最大的长约148米宽约60米,可容1000人。这些航行比西方的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世纪以上,舰队的规模与船只之大,都远远超过了他们。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丝绸、瓷器、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的特产,"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不可计量)"。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派使者随船来到中国,促进了国际间的交往。三保太监下西洋,是世界远航史上的创举,传为"明初盛事"。
郑和公园的建立,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这位航海家的怀念。公园入口处高大的门楣上雕刻着千帆竞发,乘风破浪,向前挺进的图案,正象征着郑和不畏艰难险阻,为国家民族创功立业的精神。公园内还建有"望海楼";以巨船形为底,楼设三层,其中陈列郑和像、郑和航海图、福建《天妃应灵之碑》及有关史籍等文物,登上这座"楼船",可望五百里滇池,睹物思故,怀念郑和的感情油然而生……不必讳言,郑和回云南、下西洋,也与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有关。
为纪念这位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祖国航海事业,为发展中国和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贡献的人物,郑和公园内,还立有"郑和纪念碑亭"和"郑和纪念馆"。郑和身为太监,无子,相传以其兄长子为后嗣,家住南京马府街,自称"马府郑";其兄次子后迁往玉溪,两支子孙繁衍,至今已是近20代数百人。多年来,他们一直分别到牛首山和昆阳月山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