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
网络品牌传播
ad
等待
ad
   

  七塔禅寺位于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街,东邻彩虹北路,西毗箕漕街,斜对面为一百彩虹商厦。是宁波地区四大丛林之一(即天童、育王、七塔、观宗)。寺院殿堂,结构典雅,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七石塔,山门,照壁,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方丈及藏经楼,钟楼,玉佛阁等。进入寺内礼佛观光,令人有梵宫深邃,庄严肃穆之感。
  寺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四十年历史,当时有江西分宁宰任景求舍宅为寺,初名东津禅院,敦请天童寺退居心境藏奂禅师居之,是为本寺开山始祖。咸通元年(860)浙东裘甫率兵起事,攻城掠地,四明亦遭荼毒。一日有巨魁率兵入寺,手执刀枪,耀人心目,寺众骇散,唯心境禅师殿中瞑目禅定,神色不变,众兵惊异,作礼而退。翌年,郡守奏闻朝廷,盛称师德,诏改东津禅院为栖心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敕额为崇寿寺。明洪武十九年,朱元璋之手下将领,信国公汤和把海岛居民遣徙内地,为御倭作坚壁清野计,焚宝陀寺(即普济寺前身)殿舍,三百余间“迎观音圣像于宁波府崇寿寺供奉。明洪武二十年,诏改寺额为补陀寺。从此遂成观音道场,七塔寺与普陀山历史渊源非浅,职此故也。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建大悲殿,因寺前建有七浮图,故俗称《七塔寺》。寺经洪杨之役,佛殿,山门及钟楼并遭兵火,付之一炬。
  同治十年(1871)江东迎春弄周文学医生之母,发心募资,重建佛殿,以人微言轻,应者廖廖,仅建山门及偏屋数间而已。抱憾而殁。清光绪十六年(1890)慈运长老出任住持,重造天王殿、大雄宝殿、中兴法堂、藏经楼等,梵宇一新,衲僧云集。光绪十七年(1891)塑千手观音圣像,重建三圣殿。光绪二十一年(1895)慈运长老晋京请颁《龙藏》并蒙赐寺额为《报恩寺》,盛弘临济禅风,传法嗣四十八人,皆一时之法门龙象,遍及全国、南之圆瑛,北之道阶皆为长老法徒。后人缅怀师德,建慈荫堂经纪念之。尊师为中兴之祖。
  七塔禅寺自创建以来,迭遭兴废,特别在十年动乱之际,更受严重破坏,一九八○年,党的宗教政策落实,成立七塔修复小组,由月西法师任组长,在市政府重视和四众弟子支持之下,月西法师经过十余年苦心经营,终于将七塔殿堂一一修复,使殿堂焕然一新,重复以往庄严恢宏的气象,成为市区内唯一一所大寺院,师之功德,堪与慈运长老比美,而并垂不朽矣。
  七塔寺在文物古迹方面犹保存有一批珍贵文物:一、唐心镜禅师塔、塔上刻《唐敕赐心镜禅师真身舍利塔》十二字。二、宋大铜钟二口:一口铸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悬于钟楼之顶,一口铸于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悬于圆通宝殿东侧。三、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印,光绪颁赐《龙藏》一部。四、梵文贝页经一束。五、光绪二十年开刻,二十二年竣工之五百罗汉造像砖,刻工精细,形象生动,国内稀见,弥足珍贵。
  新建成的山门牌楼,地基采用钢混高标结构,以确保基础稳固;整座牌楼高8.8米,宽11.5米,为冲天云柱式样,结构精巧典雅,气势巍峨庄严,与寺院整体建筑相互映衬烘托。牌楼正门上镌“七塔禅寺”4字为赵朴初大德手书;左右两额为颜体“东津禅院”、“栖心兰若”,显示出寺院的历史沿革;牌楼主楹联“南海布慈云千手遍护持光明如是;东津沐法雨万邦昭感应真实不虚”,系可祥大和尚撰、普陀山戒忍大和尚所书;边联“镜师始作弘临济正宗广传圣教;慈老中兴仰观音灵感代出高僧”,为报恩怀海撰、中国书协副主席尉天池先生所书。牌楼背面正额为可祥大和尚亲书“同登彼岸”4字,左右两额为弘一大师书体“般若径”、“解脱门”;中间楹联“古刹建晚唐临济绍家风两浙禅林推巨擘;分灯溯南海观音蒙化雨四明佛殿逊恢宏”,为七塔寺张秉全居士撰、当代书法大家沈定庵所书;边联“古刹重光市尘别开清净境;禅门永焕梵宫长护吉祥云”,系当代“红学”名家冯其庸先生所撰亲书。山门牌楼分为左、中、右三门,分别装以古铜色的铜质大门,上面饰以佛教莲花手印等图案,以求古色古香,凝重典雅。门柱内外分别雕刻8只雄狮,或坐或跃,形神兼备,守护山门。牌楼左右,为石制栏墙,与牌楼同质同色,以与整体协调统一。 
  新山门牌楼的落成,既装点了市容,又增添了七塔禅寺这座千年古刹的庄严气象;各界名家书法、楹联的镌刻,为古刹增加了文学与艺术价值,丰富了文化底蕴,提升了品位内涵和观瞻档次,使千年古刹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前来参访、礼佛的八方宾朋友。

     

  声明: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山西门户网Shanxiw.com立场! 若无意侵犯你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数据载入中...
 验证码
打开微信或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页分享给朋友
山西网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