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祠墓,在东台市台南镇兴圩村,原祠分南、北二殿,北殿神龛内供奉董永泥塑像,两殿之间有东西厢房。祠后为花墙围成的墓园,园内苍松翠柏、绿草红花,中间土墓,石碑上刻有"汉董孝子讳永墓"。明正德七年,盐法御史朱冠、分司谢贵修墓并重建孝子祠,"设社学于此,分司送生儒在堂,迪本乡弟子"。明人陆原博题董孝子祠曰:
千年遗事青山在,冢草萋萋带泪痕。
环珮不归双凤杳,白云长日护溪村。
明万历四年,水利道佥事黄猷吉在董孝子祠南殿内,供奉北宋范文正公仲淹 (西溪盐仓监),胡文定公令仪 (江淮转运使),张文靖公纶 (江淮发运副使)三贤塑像,北殿重塑董永像,改名"忠孝祠",忠褒"三贤",孝扬董永。明世宗时曾任右佥都御史的凌儒题三贤祠诗曰:
捍御勋名仰大贤,斋心今日拜祠前。
鱼盐地僻千年产,桑拓村成万井烟。
水国衣冠瞻瑞日,海滨耕凿戴尧天。
先忧久负平生志,独对春风思惘然。
其实,董永确有其人。据刘积兰《彭城堂笔记》所载:董永,乃西汉时人,家境贫寒,为雇佣糊口。山东青州贫女七妹,随父逃荒至西溪,见董永卖身葬父,身受苦辛,很为同情,便以身相许。成婚后,董永仍为佣工,七妹将自己从故乡带来的蚕子孵化,采桑养蚕织绢,为董永偿债,后劳累去世,遗有一子,乡人附会董永卖身葬父,孝感上天,派七仙女下凡,让董永留存一脉,即重返天庭。
民间传说,越传越广,西汉成帝时的刘向,最早在他的《孝子图》中作了记载,"卖身葬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三国时的曹植,也在他的〈灵芝篇〉中作了同样记载。其诗曰: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葬,佣作自免馁。
债家填门至,不知用所归。
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 东台县志》的记载,就更具体了:"汉董永,西溪镇人。父亡,贫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以身作佣。葬后,道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与俱诣钱主,令织绢三百匹以偿,甫一月毕,辞永去。曰:我玉帝七女也,缘君至孝,帝命我代为织绢。言讫,凌空去。今西溪镇,永与父墓并在焉。"
这个记载与晋朝干宝的《搜神记》所述大同小异。当然,七仙女下凡与卖身葬父的董永结婚,这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事。但是,这个神话传说如此广泛流传,却反映了劳动人民不满封建统治的压迫和剥削,憧憬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以齐纨鲁缟名闻天下的山东农民,历经天灾与战乱,纷纷南徙江淮,带来了先进的丝织技术,促进了江淮一带蚕桑生产发展这一历史事实。
董永墓的东北方向,即十八里河口北岸,有一株高大挺拔、古朴苍劲的老槐树,树旁有一"福德正神庙",传说董永和七仙女,在此由老槐树为媒,土地神主婚,拜天地成亲的。由此向东约两华里,便是董水和七仙女为了还债,在曹员外家干活的曹家大院。传说七仙女为寻找淡水煮丝,用金钗插地点化出来的那口缫丝井犹在院中。井口有园形石栏,"口小而中宏深,味极甘,大旱不涸。每至春深,井生草,根长丈余,人以为仙迹。"明天顺年间,巡检李诚在井上建六角亭,泰州分司褚世喧题诗刻石,诗曰:
天女常辞金井栏,至今果水尚清寒。
博兴瀛海争传处,叹煞从来孝子难。
曹家大院东南方有条肝肠河,传说是玉帝差神将捉拿七仙女返回天庭前,勒令她在此沐浴,清洗肝肠及凡间俗气,不远处还有一条辞郎河,传说这里是最后隔开董永和七仙女,双双在此哭别的地方,河边还有一年后七仙女送子给董水的"舍子头"。清诗人沈聃开题辞郎河诗:
孝子丹忱格昊六,传闻仙媛缔尘缘。
一日织缣三百匹,持向主人偿万钱。
功成事毕辞郎去,缥缈云并不知处。
千秋明月照西溪,缑氏山头鹤未归。
董永墓的东南方,还有个凤凰泉,相传为七仙女下凡沐浴的地方。1973年,苏北石油勘探队在此架井钻探,果然探出了一眼温泉。凤凰泉的井深2200米,水温36.6一4l.3℃,日喷水量140多吨。经专家测定,泉水含有锂、铁、锰、锌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不少人喝了或是洗过澡,居然治好了多年不愈的疾病。于是,村委会建了水塔、浴室。办起了旅社、商店,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1985年,香港大业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炳麟先生也慕名而来,他喝着甘甜的泉水,沐浴在清澈的"凤凰池"中,赞不绝口。他慷慨捐资10多万元,请上海园林设计院设计,建成一所占地十六、七亩的温泉疗养院。院内松柏青翠,花草繁茂,曲径通幽,假山、竹亭、水榭错落其中,景色宜人。登楼远眺,疗养院四周河港纵横,苇柳摇曳,一派水乡风光。在西溪,与董永和七仙女有关的地名有50多处,每年都有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寻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