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寺位于东台市西溪镇,始建于北宋仁宗嘉佑年间(1056年),是东台市13丛林之一,也是苏北地区的名刹。泰山寺南北长199.9米,东西宽194米,占地38800平方米,殿房99.5间。寺内的汉刀、唐戟为镇山之宝,还有小金菩萨、玉佛珠子、石刻、书画等名贵文物。泰山寺有“一寺五庙”之说。寺内建有天王殿、地王殿、大雄宝殿和镇山女神的碧霞宫,两侧还建有关帝(后改为关岳)、太君、华陀、鲁班、神农五庙。紧邻泰山寺有唐代古塔海春轩塔。附近,有神话《天仙配》的遗踪可考,包括:凤凰泉、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送子头、辞郎河等。还有宋代三相范仲淹、晏殊、吕夷简在西溪为官的遗迹。
新石器时代,西溪己经成陆,并有先民在此捕渔为生。汉唐时,渔盐业逐渐发展,西溪成了集镇。北宋开宝二年 (公元969年),泰州盐仓监属下,增设了西溪盐仓,下辖何垛、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五场。宋真宗景德进士晏殊(江西临川人)。曾在西溪任过盐仓监,政声四扬,后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副宰相)。人们为了纪念他,曾将西溪称为晏溪。他的那首名作《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写在西溪任上。
继任者是吕夷简(安徽寿县人),他觉得自己当盐官是大才小用,便手植牡丹,以种花自娱,曾题《咏牡丹》诗述怀:
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
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候家?
吕夷简确有才华,几经升迁,在宋仁宗时也当了宰相。随后,是范仲淹(吴县人)来当盐官,友人劝他:西溪乃海隅僻地,盐官职小,不要上任。他不以为然,毅然赴任,写有《至西溪感赋》云: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范仲淹在西溪,勤政爱民,成绩卓著。他目睹海潮肆虐,力主修复唐大历年间(公元767年)筑成的海堤常丰埝(当时称捍海堰),在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和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支持下,范仲淹出任兴化县令,主持修堤事宜,历经四年艰辛,终于筑成180华里的大海堤,人们不忘他筑堤功绩,称他筑的堤为"范公堤"。后来,范仲淹也升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入朝为相,人称为"西溪三杰",被传为千古佳话。
西溪古镇上,原有渔民近海小取,为避潮水积土而成的避潮墩。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当地百姓集资,在土墩上建庙,供奉女神碧霞元君塑像,取名碧霞宫。因碧霞元君为宋真宗所封"东岳泰山大帝"之女,又称"天妃",取德可配天之意,故此土山称为"泰山",又名"天妃山"。泰山寺从宋至清,经几次修建,颇具规模。先在山上建成碧霞宫,后在山下建了天王殿、东岳行宫、地藏殿等,共有殿房99间半,南北长199.9米,东西宽194米,面积38800平方米,寺外尚有放生池5亩。为东邑佛教首刹,正规丛林,多次传戒,闻名全国。
该寺是"一寺五庙",释道并祀,在全国佛寺中独具特色。在天妃山碧霞宫西侧,建有关(羽)岳(飞)、老君、华佗、鲁班、神农五庙。民间传说,在西溪遭受特大水灾时,灾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是神农、关公、岳王、太上老君、华佗、鲁班,化妆成普通农夫、工匠、医生等,帮助老百姓治病送药,扶正禾苗,兴修水利,建造房屋,重建美好家园。百姓咸感其德,特在寺内设五庙供奉。上海玉佛寺真禅大师撰写的玉佛阁楹联中"法海圆融"之语,就是赞扬该寺多教并存的。
该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文革"期间连续遭受破坏,直到198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才修复开放。如今泰山寺基本恢复了昔日的风貌。山门是一座石雕牌坊,双狮分列左右。天王殿内,四大金刚屹立两旁。正中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十八罗汉等佛像。拾级登上天妃山重建的碧霞宫,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绿瓦黄墙,金碧辉煌。殿内三尊碧霞元君像,慈眉善目,锦衣绣带,神彩弈弈。钟鼓楼东西对峙,游人登楼可俯瞅寺内全景,远眺寺外的水光塔影。
这次重建泰山寺,特地新建"四大名山堂。"佛教圣地有四大名山,善男信女,由于年龄、经济等原因,不可能跋山涉水前去一一朝拜。国此,女居士顾了本于1990年首倡,募化建筑"四大名山堂"。一龛居中,四旁供奉普陀、九华、五台、峨眉四大名山诸佛像,让四方僧众足不出寺,就可朝拜四大名山诸佛,了却夙愿。现任泰山寺方丈达禅题联曰:"名山在泰山,免尔朝山跋涉;见佛要拜佛,劝君信佛修持。"这也是全国寺庙中绝无仅有的,泰山寺自恢复开放以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先后接待海内外各界人士近百万人次,成为苏北地区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名刹。
新石器时代,西溪己经成陆,并有先民在此捕渔为生。汉唐时,渔盐业逐渐发展,西溪成了集镇。北宋开宝二年 (公元969年),泰州盐仓监属下,增设了西溪盐仓,下辖何垛、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五场。宋真宗景德进士晏殊(江西临川人)。曾在西溪任过盐仓监,政声四扬,后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副宰相)。人们为了纪念他,曾将西溪称为晏溪。他的那首名作《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写在西溪任上。
继任者是吕夷简(安徽寿县人),他觉得自己当盐官是大才小用,便手植牡丹,以种花自娱,曾题《咏牡丹》诗述怀:
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
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候家?
吕夷简确有才华,几经升迁,在宋仁宗时也当了宰相。随后,是范仲淹(吴县人)来当盐官,友人劝他:西溪乃海隅僻地,盐官职小,不要上任。他不以为然,毅然赴任,写有《至西溪感赋》云: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范仲淹在西溪,勤政爱民,成绩卓著。他目睹海潮肆虐,力主修复唐大历年间(公元767年)筑成的海堤常丰埝(当时称捍海堰),在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和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支持下,范仲淹出任兴化县令,主持修堤事宜,历经四年艰辛,终于筑成180华里的大海堤,人们不忘他筑堤功绩,称他筑的堤为"范公堤"。后来,范仲淹也升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入朝为相,人称为"西溪三杰",被传为千古佳话。
西溪古镇上,原有渔民近海小取,为避潮水积土而成的避潮墩。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当地百姓集资,在土墩上建庙,供奉女神碧霞元君塑像,取名碧霞宫。因碧霞元君为宋真宗所封"东岳泰山大帝"之女,又称"天妃",取德可配天之意,故此土山称为"泰山",又名"天妃山"。泰山寺从宋至清,经几次修建,颇具规模。先在山上建成碧霞宫,后在山下建了天王殿、东岳行宫、地藏殿等,共有殿房99间半,南北长199.9米,东西宽194米,面积38800平方米,寺外尚有放生池5亩。为东邑佛教首刹,正规丛林,多次传戒,闻名全国。
该寺是"一寺五庙",释道并祀,在全国佛寺中独具特色。在天妃山碧霞宫西侧,建有关(羽)岳(飞)、老君、华佗、鲁班、神农五庙。民间传说,在西溪遭受特大水灾时,灾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是神农、关公、岳王、太上老君、华佗、鲁班,化妆成普通农夫、工匠、医生等,帮助老百姓治病送药,扶正禾苗,兴修水利,建造房屋,重建美好家园。百姓咸感其德,特在寺内设五庙供奉。上海玉佛寺真禅大师撰写的玉佛阁楹联中"法海圆融"之语,就是赞扬该寺多教并存的。
该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文革"期间连续遭受破坏,直到198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才修复开放。如今泰山寺基本恢复了昔日的风貌。山门是一座石雕牌坊,双狮分列左右。天王殿内,四大金刚屹立两旁。正中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十八罗汉等佛像。拾级登上天妃山重建的碧霞宫,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绿瓦黄墙,金碧辉煌。殿内三尊碧霞元君像,慈眉善目,锦衣绣带,神彩弈弈。钟鼓楼东西对峙,游人登楼可俯瞅寺内全景,远眺寺外的水光塔影。
这次重建泰山寺,特地新建"四大名山堂。"佛教圣地有四大名山,善男信女,由于年龄、经济等原因,不可能跋山涉水前去一一朝拜。国此,女居士顾了本于1990年首倡,募化建筑"四大名山堂"。一龛居中,四旁供奉普陀、九华、五台、峨眉四大名山诸佛像,让四方僧众足不出寺,就可朝拜四大名山诸佛,了却夙愿。现任泰山寺方丈达禅题联曰:"名山在泰山,免尔朝山跋涉;见佛要拜佛,劝君信佛修持。"这也是全国寺庙中绝无仅有的,泰山寺自恢复开放以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先后接待海内外各界人士近百万人次,成为苏北地区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名刹。
中国旅游景点: